网站开发与电子商务,抖音关键词优化,网络教育做的好的网站,淘宝搜索热词排名作者#xff1a; 小枣君来源#xff1a; 鲜枣课堂前言2021年上半年#xff0c;国内5G推进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根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统计#xff0c;截止6月底#xff0c;国内5G基站数量达到96.1万#xff0c;即将突破百万大关。而国内5G终端连接数#xff0c;也相比年初猛… 作者 小枣君来源 鲜枣课堂前言2021年上半年国内5G推进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根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统计截止6月底国内5G基站数量达到96.1万即将突破百万大关。而国内5G终端连接数也相比年初猛增83.4%达到了惊人的3.65亿占全球总数的80%以上。就在5G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国家对5G的发展战略做出了新的调整。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根据这份计划国家将大力推动5G行业应用的落地深入推进5G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有力支撑。这意味着5G在垂直行业领域开始了真正的爬坡期。爬坡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数字化转型这场重要战役的进程和走向。R16——5G真正的核心能力众所周知5G分为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mMTC海量物联网通信。eMBB是4G时代MBB移动宽带的升级主要侧重于网络速率、带宽容量、频谱效率等指标。目前我们使用的5G手机通信就属于eMBB场景。而uRLLC和mMTC前者侧重可靠性和时延后者侧重连接数和能耗。两者都是主要服务于行业互联网包括工业、能源、物流、教育、金融等垂直行业领域。作为5G标准的制定者3GPP将上述三大应用场景安排在两个阶段予以实现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R15和R16阶段。R15主要针对eMBB场景标准冻结于2019年3月。R16则是针对uRLLC和mMTC场景标准冻结于2020年7月。相比于为消费互联网服务的R15R16关注的是垂直行业的需求实现以及5G整体系统的性能提升。R16的主要功能包括面向智慧交通远程驾驶、自动驾驶领域的5G V2X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的uRLLC增强以及TSN时间敏感网络。此外还包括LAA、非授权频谱NR-U、定位增强、MIMO增强、功耗改进等。R16的冻结意味着5G标准的真正完成也标志着5G面向垂直行业应用的探索正式启动。如今整整一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看到5G在工业制造、交通港口、煤矿油田、医疗健康等行业孵化了大量灯塔项目树立了众多示范标杆。5G不仅推动了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激发了整个社会的融合创新加速了“数字中国”的建设进程。近日紫光展锐联合中国联通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6标准的eMBBuRLLCIIoT的端到端业务验证意义更是非比寻常。在验证过程中R16基于工业互联场景展示了1微秒高精度授时、1毫秒空口时延、5毫秒以内端到端时延、99.999%可靠性等多项特性完美实现了差动保护、高精度机器协作以及工业局域网等实例。接下来我们详细看看R16增强特性究竟意味着什么会给产业带来怎样的改变。R16的关键特性分析首先我们看时延。1毫秒空口时延、5毫秒以内端到端时延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传统的4G LTE网络时延一般在几十毫秒。虽然看似已经很低但是对于工业制造、智能电网来说依旧不够。在“控制论”里时延是非常关键的参数。网络的时延更高意味着系统的反应速度更慢控制精度更低效率下降。例如工业制造里面的机器人单点焊接或油漆喷涂场景。首先我们需要用一个摄像头去监测、定位找到需要焊接的焊点或者需要喷漆的位置。摄像头获得数据后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然后云端下达指令给机械臂完成焊接或喷漆操作。如果网络时延太高将导致整个操作时间的增加效率下降。甚至有可能提升次品率进而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于车联网来说时延更是敏感指标。时速120公里的汽车每多出10毫秒的时延就意味着多出了33.3厘米的刹车距离这可能就决定了人的生命安危。时延除了追求极低值之外还要保证其稳定性。也就是说时延的抖动值必须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否则也会造成一系列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问题。5G将可靠性从99.9%提升到99.999%主要是基于信道冗余传输等设计。可靠性的提升意味着5G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场景。第三点高精度授时。高精度授时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5G特性。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授时授时精度达到微秒μs级有什么意义。其实授时的作用很简单就是服务于不同物体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高精度授时机械臂和机械臂之间AGV无人小车和AGV之间才可以完美同步实现无缝衔接。另一个高精度授时的经典场景是智能电网。我们都知道电网使用的是交流电电流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当不同的电网设备进行并网时如果时间不一致你波峰波谷就不一致轻则带来多余的能量损耗重则直接短路毁坏设备瘫痪电网造成大规模停电事故。此外针对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能量管理系统等高精度授时可以更好地满足事件顺序记录、故障录波、实时数据采集时间一致性要求确保线路故障测距、相量和功角动态监测、机组和电网参数校验的准确。最后我们再来看看5G LAN。5G LAN实际上属于5G专网技术相当于将公网部署的方式下沉。在园区内通过5G协议构建一个“局域网LAN”场景让不同的设备很方便地互相通信。这一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网络部署成本缩短了建网周期还可以满足很多企业用户“数据不出厂”的需求增强安全性和私密性。结合边缘计算技术5G LAN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私密网络保证智能制造的稳步推进。5G爬坡真正的关键在于芯片R16标准带来的增强特性为5G赋能百行千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催生数字产业生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真正想要做好垂直行业的5G应用落地挖掘R16的全部潜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紫光展锐和中国联通为什么要做端到端的业务验证正是因为端到端的全面能力提升才能消除木桶效应展现真正的5G。全面能力按联通的说法包括“端、网、云、边、业”这五个核心要素。其中最基础的就是“端终端”。终端是物联网的神经末梢。它肩负着将传感器数据送入网络及云中心的重任。云中心的控制指令也需要通过它传达给设备实现控制意图。5G的到来不仅考验网络更加考验终端。5G R16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点要求终端必须大幅提升自身性能完全匹配R16的特性要求。终端的性能由谁决定呢没错绕来绕去我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芯片。想要实现“万物互联”必须先实现“万物有芯”。相比于“网”和“云”我们在“芯”这个领域面对更加严峻的形势。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全球公开市场拥有5G能力的基带芯片玩家只剩下4家公司即高通、三星、联发科、展锐。展锐是唯一的中国大陆本土企业。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芯片半导体产业的重视和投入国内的产业生态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芯片领域的竞争是一场持久战。想要获得最后的胜利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之5G的成败在于产业产业的基础在于终端终端的命脉在于芯片。只有芯片企业崛起才能增加在全球数字化产业革命中的硬实力确保数字经济的稳步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最终成功。芯路漫长而曲折国人当奋进而求索